Trending

《黑鑽娛樂城-全台唯一線上麻將現金遊戲》拇指發抖、頸椎僵直、視力下降 這是“手機病”

  記者從武漢多傢醫院瞭解到,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,“手機綜合征”引發的病癥不局限於“拇指綜合征”,由於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,不少市民的脖子和眼睛都不同程度“中招”,心理上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重。同時,受其影響的人群從以前的青年人為主,開始向兒童和老人蔓延。

  通宵玩手機以為患上“帕金森”

  2日上午,傢住漢口的劉佳早起時發現,自己的右手大拇指每隔幾秒就不停地抖動,而且一直持續。她趕緊百度查詢,懷疑是患上瞭帕金森綜合征。

  她趕往單位附近的醫院,掛瞭神經內科門診。“醫生看到我的情況,3分鐘就確診我為手機依賴癥引起的拇指綜合征,病因就是手機玩多瞭,連病歷都沒有給我寫,叫我休息2天不玩手機,手就會恢復”。劉佳告訴記者,她因為頭天晚上失眠,玩瞭一個通宵的手機鬥地主,沒想到還進瞭醫院。更令她吃驚的是,原本隻是想吐槽,卻有不少“病友”紛紛留言表示有過同樣的經歷。

  武漢市第四醫院手外科專傢任東副教授告訴記者,幾乎每次門診都會接診到近60個手部有活動障礙的患者,其中有20%左右是腱鞘炎,這部分腱鞘炎患者中大約又有10%需要接受手術治療。他強調,在過去,一般都是40歲以上才會出現這種癥狀。

  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專傢肖勁松教授解釋,這些都是因為拇指末關節,長時間固定在一個區位,最終造成關節和肌肉勞損所致,這在年輕一族中,尤其是長期愛玩手機遊戲的年輕人中常常出現,而且呈現低齡化趨勢。(記者莫梓芫通訊員高星 高翔)

  小學生近視率超45%

  專傢:別讓“電子保姆”傷害孩子

  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監測數據顯示,小學生視力低下檢出率達到45.7%。

  武漢兒童醫院眼科主任李世蓮介紹,與10年前相比,小學生配鏡人數有所增加,低齡化趨勢很明顯。影響孩子們視力的因素中,除瞭彈琴、畫畫等需要長期用眼的培訓外,孩子們接觸手機、電腦、平板等電子產品機會增多,也是原因之一。因此,傢長平時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,多看遠、少看近,少看電子產品。

  武漢兒童醫院骨科醫生周治國介紹,昨天剛接診一名9歲半男孩,平時埋頭寫作業、周末“加班”玩手機,結果引發頸椎病,頸椎曲度猶如二十多歲的成年人。平時每月都能碰到一兩例頸椎病小病號,大多都有玩手機的習慣。兒童骨骼處於發育階段,頸椎病會影響體型和身高,因此,建議青少年少玩手機,平時寫作業時間太久,也應註意休息。

  武漢兒童醫院心理專傢楊少萍分析,未成年人如果玩手機“上癮”,長期沉迷於自己的世界,很可能影響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,對今後人際關系留下隱患。部分青少年喜歡玩手機遊戲,他們正處於懵懂時期,安全意識不夠,需要傢長提高警覺。

  (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高琛琛)

  20歲小夥頸椎曲線消失

  醫生:70歲老人都不會這樣

  漢口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馮世波告訴記者,前幾天,他接診瞭一位20歲的年輕小夥子,因長期低頭玩手機遊戲,頸椎生理曲線完全消失。

  馮世波介紹,一般來說70歲的老人都不會出現生理曲線完全消失的情況。20歲“低頭族”小夥子的頸椎病變值得大傢關註。

  武漢市第四醫院脊柱外科趙志剛副教授介紹,粗略統計,在四醫院日常門診中,40%到60%頸椎病患者,是長期伏案的工作者,其中30歲左右的占瞭一半,有學習緊張的高中生,有長期抱著手機玩的年輕人。

  專傢建議,每隔半個小時就應該放下手機,四處轉轉,讓身體休息。針對“低頭族”,還應該多“搖頭晃腦”,多做抬頭運動,比如打羽毛球、遊泳。

  (記者莫梓芫 通訊員高星 李俊平)

保證出款的娛樂城

全台借錢最快的中和當鋪

可換現金的線上麻將